辦公室作為一個負責管理學生會的日常事務,協(xié)調(diào)各部門工作開展的職能部門,應盡職盡責地完成部門的各項工作,提高整個學生會的工作效率。為此根據(jù)學期工作要點,結(jié)合實際,特定工作計劃。
一、加強辦公室內(nèi)部建設,認真做好本職工作。
1、人文建設○
。ㄒ唬┺k公室應對本學期新進的干事進行培養(yǎng),使其能更快更好的勝任這個職位,認真出色地完成本職工作。為此新的干事應做到如下要求:
1.做到三個了解了解學生會的環(huán)境,熟悉各個部門的職能,加強各個部門之間的交流與聯(lián)系,確保學生會工作能有序地進行。了解團委老師和各個部門的負責人及聯(lián)絡方式。了解學生會各個活動開展的工作地點,方便場地布置和工作人員的分工。
2.培養(yǎng)個人素質(zhì)首先講文明,懂禮貌是作為一個干事的最基本要求。而且辦公室是一個為老師分憂,為學生辦事的一個重要部門。在老師,廣大的學生們面前樹立良好的形象和榜樣是至關重要的。所以我們應進行“微笑”服務,微笑既能給別人帶來快樂,也能促進工作的開展,何樂而不為呢?
3.培養(yǎng)工作能力大一的新干事大多沒有電腦,對電腦辦公軟件的操作也不熟練
甚至完全沒接觸過。但是辦公室的工作要經(jīng)常用到辦公軟件,所以辦公室應加強對新干事這方面的訓練,定期對新干事進行培訓。新干事也應在課余時間自學辦公軟件達到一定的水平。這樣才能高效地完成工作。
4.培養(yǎng)思想感情辦公室對大一的新干事是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為了使大一的新干事能盡快融入這個大家庭。辦公室應加強必要的思想溝通,加強其歸屬感和責任感。建議多開展戶外活動如:農(nóng)家樂,爬山,郊游等。
5.學會管理理念
學生會管理工作像企業(yè)管理一樣,需要簡潔明了的通知和指示來上通下達,以確保內(nèi)、外工作的高效完成。所以作為學生會咽喉部門的辦公室本著“一切服務學生”的宗旨,做到快速的服務,確保學生會工作的順利進行。有了簡潔的號令和快速的傳達作保證。就可以達到辦公室追求的工作目標?高效。
2、日常管理!
(一)值班
1.各部門安排干事到學生會活動中心值班,完成期間來訪和接待工作。
2.辦公室部門干事負責值班登記工作,按時對其它部門值班干事點名。對于值班人員的遲到,缺勤,請假應做好詳細記錄。
3.值班期間是各部門接觸,交流,培養(yǎng)感情的最好機會。在不耽誤工作的情況下值班人員可以玩一些娛樂活動但要適可而止。
。ǘ├龝
1.辦公室每周一中午12:30開一次例會。
2.例會主要圍繞上周工作總結(jié)和這周工作任務展開討論。應積極調(diào)動新干事對工作的熱情,盡可能讓新干事在會上各抒己見,熱情勇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3.每個干事應做好會議記錄,有利于會后總結(jié)和吸收。
(三)檔案管理
1.學生會有大量的文件和重要資料不能缺失,所以應進行規(guī)劃管理。
2.文秘科應做個檔案管理制度。
3.由專人負責辦公室日常文件的印發(fā)與管理。同時以書面和電子文檔兩種方式進行統(tǒng)一及時的整理與存檔。
4.做到所有公務文件具有統(tǒng)一格式與樣板,全面實現(xiàn)辦公室文件管理規(guī)范化統(tǒng)一化。
。ㄋ模┬l(wèi)生管理。
1.學生活動中心每天人來人往難免會留下垃圾。一個舒適的,整潔的工作環(huán)境是每個人夢寐以求的。所以辦公室應安排各部門定期輪流大掃除。
2.借用活動中心場地開展活動的部門應負責活動后打掃,清潔工作。由辦公室干事進行監(jiān)督,若其沒打掃干凈下次不得借用場地且給以一定懲罰。
(五)物品管理
1.借用辦公室物品應即時登記做好備注。
2.若破壞辦公室物品應照價賠償。
3.辦公室物品應做好登記,列出清單便于管理。
二、做好品牌活動
青馬活動○
每年的青馬工程學士骨干培訓是辦公室的品牌活動。這是辦公室向全學校展現(xiàn)自己的最佳機會。所以活動的品質(zhì)很重要。品質(zhì)高與低是怎么看的呢?首先我們應讓廣大學生明白開展這個活動的意義。它的意義在于培養(yǎng)和造就一大批用馬克思主義中國的最新成果武裝起來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這將關系到我國改革開放偉大事業(yè)的成敗。所以我們應讓宣傳部在校園大力開展宣傳活動,讓在校大學生對其有了解。第二,我們應邀請團委有資歷的老師開一場講座為學生解惑,讓學生更生動,更深刻地了解青馬工程。第三讓各個部門自行舉辦關于青馬的討論會。
具體內(nèi)容
幫助大學生學習和掌握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了解國情,認識社會,提高思想政治素質(zhì),堅定理想信念。
主要活動:
??理論學習。組織大學生進行不少于一周的集中理論學習。邀請學校專家學者,團委老師等為學生講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舉辦形勢報告會,分析社會熱點問題,提高大學生的理論素養(yǎng)和辨析能力。
??實踐鍛煉。組織大學生進行不少于兩周的基層實踐鍛煉?梢缘缴鐓^(qū)、企業(yè)等基層一線開展生產(chǎn)勞動、社會調(diào)查、民宿體驗、參觀考察等活動,增加大學生對國情和社會的了解,增進與人民群眾的感情,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志愿服務
組織大學生參加志愿者活動。通過在校園內(nèi)、城市社區(qū)、農(nóng)村基層參加扶危濟困、支教支醫(yī)、文藝演出、政策宣傳等公益活動,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課題研究
要求每個大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專業(yè)和個人興趣,選擇一個人文社會科學類的課題,自由組織一個團體深入校園、農(nóng)村、城市開展研究活動,完成并提交一份研究報告,以提高研究分析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