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大風車考試網 > 湖南高考分數線 > 正文

湖南考多少分能上廣州新華學院 附-錄取分數線

大風車考試網

根據最新湖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廣州新華學院在湖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湖南考生上廣州新華學院的分數在438至518分,位次為137361至36546位次區(qū)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湖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38至518區(qū)間才能上廣州新華學院。

一、湖南考多少分能上廣州新華學院

1、2022年湖南考生上廣州新華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46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7258名;

2、2022年湖南考生上廣州新華學院:歷史(歷史+(生物或地理))最低分需要46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7258名;

3、2021年湖南考生上廣州新華學院:歷史(歷史+(化學或地理))最低分需要48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2902名;

4、2022年湖南考生上廣州新華學院:物理(物理+化學)最低分需要43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7361名;

5、2022年湖南考生上廣州新華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4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2906名;

6、2021年湖南考生上廣州新華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5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5056名;

7、2021年湖南考生上廣州新華學院:物理(物理+生物)最低分需要45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3354名;

8、2021年湖南考生上廣州新華學院:物理(物理+(生物或地理))最低分需要46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8391名;

湖南考多少分能上廣州新華學院 附-錄取分數線

二、廣州新華學院在湖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廣州新華學院在湖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類型 選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錄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屬于
2022 湖南 歷史 歷史+化學 本科 452 57778 省教育廳
2022 湖南 歷史 歷史+不限 本科 467 47258 省教育廳
2022 湖南 歷史 歷史+(生物或地理) 本科 467 47258 省教育廳
2022 湖南 物理 物理+化學 本科 438 137361 省教育廳
2022 湖南 物理 物理+(化學或地理) 本科 439 136213 省教育廳
2022 湖南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442 132906 省教育廳
2022 湖南 物理 物理+(生物或地理) 本科 442 132906 省教育廳

2、2021年廣州新華學院在湖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類型 選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錄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屬于
2021 湖南 歷史 歷史+不限 本科 478 45822 省教育廳
2021 湖南 歷史 歷史+(生物或地理) 本科 481 44067 省教育廳
2021 湖南 歷史 歷史+不限 本科 483 42902 省教育廳
2021 湖南 歷史 歷史+(化學或地理) 本科 483 42902 省教育廳
2021 湖南 物理 物理+化學 本科 441 133710 省教育廳
2021 湖南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452 125056 省教育廳
2021 湖南 物理 物理+生物 本科 454 123354 省教育廳
2021 湖南 物理 物理+(化學或地理) 本科 457 120916 省教育廳
2021 湖南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458 120088 省教育廳
2021 湖南 物理 物理+(生物或地理) 本科 460 118391 省教育廳
2021 湖南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462 116684 省教育廳

3、2020年廣州新華學院在湖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類型 選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錄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屬于
2020 湖南 理科 - 本三 452 119462 省教育廳
2020 湖南 文科 - 本三 518 36546 省教育廳

高考志愿如何選學校

一、學校概況不能略掉

填報志愿的時候,一定要去了解學校的性質、層次、辦學類型、收費標準。對于設有分校及多個校區(qū)的院校,考生要關注考生在哪個校區(qū)就讀,其畢業(yè)證書、學位證書的印章是否帶有分;蛐^(qū)的字樣。

二、錄取原則不能馬虎

如調檔比例、退檔情況、加分政策、專業(yè)級差、身體受限、外語語種、專業(yè)報考等具體要求,每個學校的招生章程都會給出明確的調檔比例、退檔情況等錄取標準。

當你知道自己的高考分數時,你就可以對比二者的齒輪是否吻合,用調檔分數線和自己高考分做比較,這會大大提高你的高考志愿錄取率。

三、單科成績不能忽視

有的高分考生,拿到高考成績單的時候,看見總分500多或600多,達到了理想院校的調檔線時就得意忘形,以為自己一定有希望了。哪知,最后卻還是因為沒注意《招生章程》里的單科成績,填錯了志愿,導致高分落了榜。

高考志愿是高考前填還是高考后

高考志愿是高考高考后填。

高考成績公布之后大家需要關注的就是,自己的高考成績在自己所在省份的排名,然后確定自己想要上的專業(yè),根據專業(yè)排名選擇一所自己成績符合的大學,高校的招生簡章也是我們需要關注的,通過高校的招生簡章能夠幫助我們了解學校的辦學環(huán)境,學費、招生計劃等相關內容。

高考志愿都是考后知分填報,即在高考成績及分數線公布后填報志愿?忌驹福缚忌x報的院校和專業(yè),是考生的志向、愿望、愛好、個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綜合反映。

據了解,部分重點高校擔心,如果填報志愿時間改在考試成績出來以后,再統(tǒng)一填報志愿,有可能導致高分考生被外地名校尤其是清華北大等!耙痪W打盡”,而一般院校也希望能錄到一部分高分考生。但調查顯示,絕大多數考生和家長則表示,考試成績出來后,再填報志愿,能讓考生進入最符合自己理想的高校。

三、廣州新華學院最新介紹

廣州新華學院(院校代碼:13902)的前身是中山大學新華學院,中山大學新華學院是舉辦高校中山大學依據教育部教發(fā)〔2003〕8號文的精神,與出資方廣東東寶集團有限公司按新機制新模式申辦的獨立學院。2021年2月,經教育部批準,中山大學新華學院轉設成為獨立設置的本科層次民辦普通高等學校,并更名為廣州新華學院。2021年5月,經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批準,學校獲批設立“廣東省博士工作站”;經廣東省學位委員會批準,學校獲批成為“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 學校于2005年經教育部批準設立并招生,是一所涵蓋了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醫(y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學科的多科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現有廣州校區(qū)和東莞校區(qū),占地面積2185畝(含配套用地600畝),面向全國招生,已招收十六屆學生,在校生兩萬余人。學校秉承原母體學校中山大學的優(yōu)良辦學傳統(tǒng)和理念,堅持*辦學方向,堅持以社會人才需求為導向,堅持“育人為本、質量第一”的宗旨,培養(yǎng)具有優(yōu)秀思想品格、良好人文修養(yǎng)、自主創(chuàng)新意識、扎實理論基礎和較強操作能力的“德才兼?zhèn),知行合一”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轉設后,學校將繼續(xù)堅持“質量立校、學術強校、特色興校、開放辦!鞭k學方略,開新局、謀新篇、啟新程,努力把廣州新華學院建設成為國內一流、特色鮮明的應用型高校,努力實現“中國需要清華,中國也需要新華”的“新華夢”。 學校廣州校區(qū)位于廣州市天河區(qū)風光旖旎的火爐山旁;東莞校區(qū)位于東莞市麻涌鎮(zhèn),有麻涌河及華陽湖生態(tài)濕地公園環(huán)繞;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山水相映生輝,是學習深造的理想勝地。學校堅持以“結構合理、特色鮮明、優(yōu)勢突出”的理念開展實驗室建設,不斷完善實驗教學條件,目前建有醫(yī)藥、經管、理工、文法和藝術設計五大實驗實訓平臺,共有實驗室175間,總建筑面積超過三萬六千平方米。建有4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信息科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金融職業(yè)技能訓練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護理綜合技能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財務與會計實驗教學中心;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聯合實驗室——FABLAB創(chuàng)客實驗室;省級重點培育學科醫(yī)學技術實用型教學科研平臺——生物反饋綜合實驗室;省級特色專業(yè)聽力與言語康復學特色實驗室——西門子助聽器實驗室、博智聽覺聲學實驗室等。與三百多家政府機構、事業(yè)單位、醫(yī)院、企業(yè)等共建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為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提供實驗、實踐、實訓的基地與平臺。 學校引育并舉,名師薈萃。國家教學名師王庭槐教授任校長;中國當代行政學奠基人夏書章教授任學校發(fā)展專家顧問委員會高級顧問;近百位中外知名學者專家擔任學科帶頭人、首席教授、教學督導為辦學治校建言獻策;國際數學大師丘成桐院士、世界著名經濟學家Prof.Ron Anderson等知名學者做客新華講壇;學校培養(yǎng)了5位南粵優(yōu)秀教師、1位南粵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百余位青年骨干教師,30余位正、副教授。全面實施“六大人才計劃”,即“雙百”計劃、博士導研計劃、海外導師導研導教計劃、校外導師導研導教計劃、“雙師型”導師計劃、督導倍增計劃,教學與科研相輔相成,著力構建學術強校人才體系。 學校學科布局合理,專業(yè)特色明顯,切合社會發(fā)展需求。目前學校設有23個二級教學單位,開設51個專業(yè):經濟學、經濟統(tǒng)計學、稅收學、金融工程、投資學、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社會工作、漢語言文學、英語、商務英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傳播學、網絡與新媒體、自然地理與資源環(huán)境、人文地理與城鄉(xiāng)規(guī)劃、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數字媒體技術、生物醫(yī)學工程、藥學、護理學、聽力與言語康復學、康復治療學、醫(yī)學影像技術、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審計學、行政管理、公共關系學、健康服務與管理、物流管理、電子商務、旅游管理、信息資源管理、藝術設計學、服裝與服飾設計、音樂學、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金融科技、眼視光學、互聯網金融、風景園林、智能制造工程、書法學。其中,生物醫(yī)學工程、聽力與言語康復學、醫(yī)學影像技術、眼視光學等是廣東省民辦高校中唯一開設的專業(yè)。聽力與言語康復學在2017年獲批省級特色專業(yè),公共管理學科和醫(yī)學技術學科在2017年分別獲批省級特色重點學科和省級重點培育學科。藥學、護理學在2019年分別獲批廣東省特色專業(yè)、廣東省重點專業(yè)。會計學、護理學分別在2019年、2020年獲批廣東省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 學校堅持“學術強校、質量立!,著力建構學術共同體,提高教師、學生的科研水平,以“真學術”助力“高質量”教學水平;主動對接區(qū)域經濟社會發(fā)展需求,積極探索跨學科、跨領域的科研合作模式,成立了金融研究中心、粵港澳人力資源服務業(yè)研究中心、管理會計研究中心、廣東現當代文學研究中心、文化產業(yè)研究中心、周有光與中國語文現代化學術研究中心、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新華學院站、粵港澳文化研究中心、廣東省康復醫(yī)學與臨床轉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研機構;高度重視產學研創(chuàng)發(fā)展,已與廣東省科學院、北京左耳科技有限公司等簽訂合作協議。2020年學校位居《中國民辦本科院校及獨立學院科研競爭力評價研究報告》全國獨立學院(238所)科研競爭力排行榜第10位。 學校以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標,堅持“三基三嚴三早”的教學傳統(tǒng)和“早、正、嚴、實”的教學原則,以多學科和交叉學科為特點,采取啟發(fā)式、互動式等教學模式;推進學分制和主輔修制,探索“互聯網+”教改和學分銀行建設;不斷完善教學過程的信息化管理;在培養(yǎng)人文精神、強調文理醫(yī)融通、實施素質教育的基礎上,強化學生實踐能力、應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學改革上積極探索,融傳承和創(chuàng)新為一體,開設教改實驗班——“逸仙新華班”,并因獨具一格的“優(yōu)生優(yōu)培、因材施教”的培養(yǎng)模式獲得2019年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獎(高等教育類)二等獎。 學校積極推進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探索國際合作模式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國際視野人才。辦學至今,學校與11個國家及中國港澳臺地區(qū)的38所院校及學術機構建立有國際(境外)合作關系,共簽署59份合作協議(不含續(xù)簽協議)。合作院校包括: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美國密蘇里大學、英國密德薩斯大學、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愛爾蘭國立科克大學、葡萄牙阿威羅大學、西班牙胡安卡洛斯國王大學、阿聯酋伍倫貢大學、香港浸會大學、澳門城市大學等。合作項目涉及學科廣泛,合作模式多樣,共促成23個落地交流項目,包括本碩連讀項目、本科雙學位項目、短期交流項目、暑期游學項目并根據不同高校特色采用不同合作模式,不斷加強對外教育合作,提高辦學水平,為我校師生提供教育國際化、多元化的合作平臺。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對新的發(fā)展機遇,漫漫征途,唯有奮斗,廣州新華學院全體師生將勠力同心,砥礪前行,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辦學方向,堅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開新局、謀新篇、啟新程,為建設高水平、應用型、有特色的廣州新華學院而努力奮斗! 更新日期:2021年10月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