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貼“福”字,是中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案!弊种父、福運,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為了更充分地體現(xiàn)這種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將“!弊值惯^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弊志杓氉龀筛鞣N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谷豐登、龍鳳呈祥等。專家說,貼“福”字是為祈祥求吉。據(jù)傳說,民間貼“!弊种L開始于姜太公封神之時。各路神仙分派妥當之后,姜太公的老婆也來討要神位,姜太公無奈,便把她封為“窮神”,并規(guī)定凡是貼了“!弊值牡胤讲荒苋。于是,老百姓便家家戶戶貼“!弊,燃放鞭炮,驅(qū)趕這個不受歡迎的“窮神”。
貼福字的來歷,說法甚多。其一,是把朱元璋和馬皇后扯進來,給予褒貶。有一年,京城舉辦燈會,歡慶元宵節(jié)。朱元璋微服出去私游,看到一戶人家的馬燈上,畫一只馬猴抱著一雙繡花鞋哭。朱元障認為這是諷刺馬皇后的腳大,非常氣憤,就在這家門上寫一個“!弊郑鳛橛浱;貙m后,立即吩咐錦衣衛(wèi),第二天早上按照他留下的記號把人抓來。在歷代皇后里,馬皇后以賢德愛民著稱,當她得知此事后,立即暗傳旨意,告訴全城所有人家,必須在天亮之前,在門口寫一福字。第二天清早,朱皇帝派去抓人的人,發(fā)現(xiàn)家家都貼有福字,只有一戶人家不識字,把福字貼倒了;实勖罹桶涯羌覞M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急忙對朱元璋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朱皇帝以為有理,遂下令放人,一場災(zāi)禍終于避免。從此,把福字倒貼,就成為習(xí)俗,流傳至今。一褒,一貶,態(tài)度分明,可見百姓之心。
還有一個傳說,把發(fā)明權(quán)推給了周朝的姜子牙,即姜太公。姜太公封一大批神仙時,卻把自己的妻子葉氏封為窮神,還告訴她說:“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睆拇耍壹疫^年貼福字,就是告訴窮神,我這里是有福的地方,你千萬不能進來。福字,就是擺脫窮困、追求幸福的象征。
其實,福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約有三千年歷史。甲骨文中的福字,是裝酒器具在神前的形狀,因為古人用酒象征生活富!,F(xiàn)在的福字,由示、一、口和田組成,示,指神抵;田,指耕地、打獵;一字,按《說文》解釋說:“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口字,《說文》說:“口,人所以言食也!痹谶@個福字上,寄托了老百姓祈求得到田地,以滿足溫飽需求的愿望。
(1)、春節(jié)貼福字是倒著貼還是正著貼
(2)、春節(jié)的對聯(lián)和福字多久時候可以摘掉
(3)、2019新春對聯(lián)有福字的
(4)、2019年春節(jié)帶福字春聯(lián)大全帶橫批
把福字貼在門前,文字記載有宋代吳自牧的《夢梁錄》:“士庶家不論大小家,俱灑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換門神,掛鐘馗,釘桃符,貼春牌,祭把祖宗”!百N春牌”,就是把福字寫在紅紙上,貼在大門前。由此可知,貼福字的風俗,至少從南宋已經(jīng)開始,歷史可謂悠久。
前年深秋,曾在恭王府花園里看到康熙寫的福字。公元1673年,康熙為祖母孝莊太后“請福續(xù)壽”,寫下了著名的“長壽之!薄_@個福字如果仔細品味,就會發(fā)現(xiàn)里面暗含“多子、多才?穴財?雪、多田、多壽、多!睌(shù)個漢字,字形窄而狹長,民間稱之“長瘦”,這是古往今來絕少的“五!焙弦恢、福壽合一之福?滴跻簧釔蹠ǎm然書法極佳,卻不像他孫子乾隆那樣到處題字。所以,康熙御筆題字,流傳最少。據(jù)說康熙一生流傳的字,就剩三個字,一是“無為”,一是“!薄
“無為”二字,存于故宮;“!弊郑褪枪醺械摹案!弊直?滴醯墓P墨,可謂稀世之珍,有“康熙一字值千金”的說法。
《幽夢影》說:“值太平世,生湖山郡,官長廉靜,家道優(yōu)裕,娶婦賢淑,生子聰慧,人生如此,可云全福!边@里的六條齊備,實在很難。不過,今天我們的大環(huán)境越來越好,福自然會走進千家萬戶。
貼福德意義千人有千說法,總之是避禍納祥,祈求平安幸福的用意都是一樣的。 樓主不用太在乎于某一固定的說法,因為都是各地方的人編綴的,各地各方都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