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普通批專業(yè)分數(shù)線是多少分
根據(jù)2023年西北師范大學招生辦官方公布的錄取數(shù)據(jù),我們可以知道西北師范大學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在全國各省的最低分數(shù)線數(shù)據(jù)如下:1、西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專業(yè)在山西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96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8586名;
2、西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專業(yè)在吉林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74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7494名;
3、西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在黑龍江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26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5311名;
4、西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在浙江省份2021年的綜合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62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84601名;
5、西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專業(yè)在浙江省份2019年的綜合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8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65398名;
6、西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4500元/年)專業(yè)在安徽省份2022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05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80866名;
7、西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住宿費:待定,辦學地點:校本部專業(yè)在廣東省份2022年的物理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4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75026名;
8、西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專業(yè)在重慶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04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40099名;
9、西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專業(yè)在重慶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3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4066名;
10、西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專業(yè)在貴州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7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40999名;
二、西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2019-2022年錄取分數(shù)線統(tǒng)計表
專業(yè)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西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 | 2021 | 河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48 | 44990 |
西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 | 2020 | 河北 | 理科 | - | 576 | 48948 |
西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 | 2022 | 河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45 | 44494 |
西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 | 2021 | 山西 | 理科 | - | 492 | 41639 |
西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 | 2020 | 山西 | 理科 | - | 522 | 41195 |
西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 | 2019 | 山西 | 理科 | - | 496 | 38586 |
西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 | 2022 | 山西 | 理科 | - | 489 | 41162 |
西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 | 2021 | 吉林 | 理科 | - | 462 | 22359 |
西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 | 2020 | 吉林 | 理科 | - | 474 | 27494 |
西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 | 2021 | 黑龍江 | 理科 | - | 426 | 35311 |
西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 | 2020 | 黑龍江 | 理科 | - | 473 | 33741 |
西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 | 2019 | 黑龍江 | 理科 | - | 486 | 34328 |
西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 | 2021 | 浙江 | 綜合 | 物 | 562 | 84601 |
西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 | 2020 | 浙江 | 綜合 | 物 | - | - |
西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 | 2020 | 浙江 | 綜合 | 物 | 569 | 80263 |
西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 | 2019 | 浙江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技 | - | - |
西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 | 2019 | 浙江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技 | 583 | 65398 |
西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4500元/年) | 2022 | 安徽 | 理科 | - | 505 | 80866 |
西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 | 2019 | 湖北 | 理科 | - | 501 | 55485 |
西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23 | 46887 |
西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住宿費:待定,辦學地點:校本部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47 | 75026 |
西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 | 2021 | 重慶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45 | 38535 |
西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 | 2020 | 重慶 | 理科 | - | 504 | 40099 |
西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 | 2019 | 重慶 | 理科 | - | 537 | 34066 |
西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 | 2019 | 貴州 | 理科 | - | 477 | 40999 |
西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 | 2022 | 陜西 | 理科 | - | 456 | 56386 |
西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 | 2021 | 甘肅 | 理科 | - | 481 | 19493 |
西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 | 2020 | 甘肅 | 理科 | - | 505 | 17406 |
西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 | 2019 | 甘肅 | 理科 | - | 509 | 19657 |
西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 | 2022 | 甘肅 | 理科 | - | - | - |
西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民族班、聚居少數(shù)) | 2022 | 甘肅 | 理科 | - | - | - |
三、西北師范大學介紹
【辦學歷史】西北師范大學為甘肅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設的重點大學。其前身為國立北平師范大學,發(fā)端于1902年建立的京師大學堂師范館,1912年改為“國立北京高等師范學!,1923年改為“國立北平師范大學”。1937年“七七”事變后,國立北平師范大學與同時西遷的國立北平大學、北洋工學院共同組成西北聯(lián)合大學,國立北平師范大學整體改組為西北聯(lián)合大學下設的教育學院,后改為師范學院。1939年西北聯(lián)合大學師范學院獨立設置,改稱國立西北師范學院,1941年遷往蘭州?谷諔(zhàn)爭勝利后,國立西北師范學院繼續(xù)在蘭州辦學。同時,恢復北平師范大學(現(xiàn)北京師范大學)。1958年前學校為教育部直屬的全國6所重點高師院校之一,1958年劃歸甘肅省領(lǐng)導,改稱甘肅師范大學。1981年復名為西北師范學院。1988年更名為西北師范大學。2020年被列為甘肅省人民政府支持進入國家一流大學建設行列的省屬高校!緳C構(gòu)設置】 1985年教育部依托學校設立了教育部直屬的、高等院校建制的“西北少數(shù)民族師資培訓中心”,與學校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兩位一體的管理體制。1987年,國務院在學校建立了“藏族師資培訓中心”。2012年,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依托學校設立“西北師范大學華文教育基地”。學,F(xiàn)有國家地方聯(lián)合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國家級研究院1個,國家級星創(chuàng)天地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國家級專業(yè)技術(shù)人員繼續(xù)教育基地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創(chuàng)新團隊2個,教育部研究中心3個,教育部戰(zhàn)略研究基地1個,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7個,省級重點實驗室5個,省級研究中心21個,省高校新型智庫5個,省創(chuàng)新群體6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9個,省級大學科技園1個,省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3個,省級聯(lián)合實驗室3個。學,F(xiàn)設26個二級學院(65個系、3個教學部),1個獨立學院,3個孔子學院!巨k學條件】學校具有良好的辦學條件。校本部占地面積960畝,新校區(qū)占地面積541.8畝、生態(tài)實訓基地2272.5畝。校舍總規(guī)劃建筑面積100.5萬平方米,其中各類教學及輔助用房30.7萬平方米。各類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42219.25萬元,各類文獻資源403.85萬余冊。學校建成了以遠程教育、綜合教務管理及校園計算機網(wǎng)、通訊網(wǎng)和有線電視網(wǎng)為主體的現(xiàn)代公共教育服務網(wǎng)絡系統(tǒng)!救瞬排囵B(yǎng)】學校自獨立設置以來,已培養(yǎng)各類學生26萬余人。學校面向全國31個。ㄊ小⒆灾螀^(qū))招生,現(xiàn)有各類學生36064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7389人,博士研究生573人,碩士研究生8697人,留學生366人,繼續(xù)教育學生9039人。連續(xù)六期實施本科教學改革工程。2003年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獲得優(yōu)秀;2008年教育部英語本科專業(yè)評估獲得優(yōu)秀。2010年被評為全國學校藝術(shù)教育先進單位!編熧Y隊伍】學